桂林旅游攻略必去景点象鼻山,简单介绍一下桂林的象鼻山

Zbk7655 发布于 2025/09/25 频道:今日消息 阅读:13 评论:0

简单介绍一下桂林的象鼻山

象鼻山原名漓山,位于广西区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,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,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。

象鼻山以神奇著称。其神奇,首先是形神毕似,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,构成“象山水月”奇景。因此,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,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,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,形似一头巨象,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,江水穿洞而过,如明月浮水。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,一挂于天,一浮于水,形成“漓江双月”的奇特景观。

象鼻山主要景点有水月洞、象眼岩、普贤塔、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。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。水月洞紧靠江边,漓水流贯其间,如水中浮月,山石垂入水中如象鼻饮水漓江,景致极佳,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。

宋蓟北处士《和水月洞韵》诗: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。水流月不去,月去水还流。”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。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,位于桂林市滨江路,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。占地11.88万平方米,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风景区,因山形酷似一匹豪饮江水的巨象而得名。早在唐宋就成为著名游览胜地,有1000多年的游览史。

2017年与两江四湖景区共同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

扩展资料

桂林象鼻山最佳旅游时间:

四季皆宜。桂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光照充足,四季分眀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。

象鼻山开放时间:淡季:7:00—21:30(12月- 3月为淡季),旺季6:30—21:30(4月-11月旺季);

最佳出行时间:清晨、夜晚

清晨——烟雨象鼻山

烟雨漓江可说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性景象,要充分体现漓江烟雨。此时的象鼻山在春季的烟雨中飘渺出现,同时宽阔的江面给你不一样的体验。

夜晚——“象山水月”

象山水月的夜景非常棒,酷爱摄影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。可以在坐船游漓江时取摄影角度,游览时间通常一个半小时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象鼻山

象鼻山最佳观景位置,桂林象鼻旅游景点

象鼻山最佳观景位置?

1位于象鼻山正面的最佳位置是可以欣赏到完整的象鼻山风景的。

2因为象鼻山是一座小山,而且山体形状独特,如果从正面观看的话可以看到完整的象鼻形状,更容易欣赏到象鼻山的美景。

而选取右侧或者左侧,往往只能看到侧面的山体,缺少完整的视野。

3正面观看象鼻山,最佳的位置应该是在象鼻山公园内,可以选择站在山下或者爬上山顶,都可以观察到不同的视角和美景。

象鼻山哪个入口好?

建议北门。

北门是象鼻山的次要入口,相对来说游客较少。从北门进入,您可以先游览北门附近的景点,如北海公园、叠彩山等,然后再继续向南游览象鼻山主峰。选择北门进入可以避开南门的人流量,更为宁静。

总的来说,如果您希望体验较为热闹和便利的游览环境,可以选择南门进入;如果您喜欢相对宁静和少游客的环境,可以选择北门进入。无论选择哪个门进入,都能欣赏到象鼻山的美景。

象山景区(1号入口)

桂林的象征,但被树围得很严实,要买票进象山公园才能看到象山。

从1号口进去一直往右沿着江边走可以直达象鼻,往中间走可以直接爬到山顶看风景,山不高,十分钟就爬上去了。

从2号口进的话可以比较近距离拍到象鼻山全貌。如果晚上要做坐游船游览两江四湖,建议从2号口进1号口出,登船码头就在1号口对面。

象鼻山景区几号门最好?

建议北门:北门是象鼻山的次要入口,相对来说游客较少。从北门进入,您可以先游览北门附近的景点,如北海公园、叠彩山等,然后再继续向南游览象鼻山主峰。选择北门进入可以避开南门的人流量,更为宁静。

总的来说,如果您希望体验较为热闹和便利的游览环境,可以选择南门进入;如果您喜欢相对宁静和少游客的环境,可以选择北门进入。无论选择哪个门进入,都能欣赏到象鼻山的美景。

象鼻山公园门票免费吗?

象鼻山公园门票免费的。

象鼻山原名漓山,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,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,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。

象鼻山以神奇著称。其神奇,首先是形神毕似,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,构成“象山水月”奇景;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,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。

象鼻山主要景点有水月洞、象眼岩、普贤塔、云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。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。水月洞紧靠江边,漓水流贯其间,如水中浮月,山石垂入水中如象鼻饮水漓江,景致极佳,,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。

主要景点:

1、水月洞

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。距今约1.2万年前,地壳抬升,漓江缩小,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,形成一个通透的圆洞。长17米,宽9.5米,高12米,面积约150平方米。《象山记》载,“有石穴一,彼此可以相望,形圆而长,其半入于漓水中,水时高时下,故其穴亦时有大小”。

水月洞洞口朝阳,亦名朝阳洞。但洞在水上,如明月浮水,十分形象,所以水月之名,一直沿用至今。“象山水月”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,文人学士属文赋句,莫不叹为观止。

2、朝阳亭

在象鼻山水月洞内,始建于宋,亭已早废,但远在800多年前,围绕水月洞的命名,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,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。

3、象眼岩

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,互相贯通,高约2米,宽5~10米,长52.8米,呈扁长形,面积约274平方米。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,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,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。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,沿石级可登上南眼。出象眼岩,盘山道可达山顶。北眼悬崖峭壁,无磴可通。象眼岩南北两洞,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。从左眼张望,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,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,半城山芭历历在目;从右眼远眺,江波帆影,闪烁隐现于訾洲、塔山、穿山之间。